声乐事谈 — 音乐邂逅格式篇
声乐事谈 / September 16, 2017
声音是一个很主观性的东西。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有着各自的审美特点。几乎不能用所谓的数据和一些的尺度来判定好与坏。数码音乐的主轴除了是音档本身,还牵涉到回放的软件(software)。选择将带来耳朵所能听到的信息量和它的品质。记得强调的不是歌曲自身好不好听,而是回放能达到还原的程度。
在网络我们可以无处不在的看到MP3的音乐档。可说是最普及的音乐模式,也相当受欢迎。但对于这个音乐档的质量,其实MP3就是一个有损的压缩音档。“有损”这两个字已经表达了对原来的档件做了某程度的切割和舍弃,来达到一些特定的目的。在网速缓慢和储存量还不大的年代,小的文件不只能减少空间占用,还能快速的获取。所以,在那个时候,造就了MP3的光辉岁月。
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今非昔比。大的储存空间和火力全开的网速,MP3好像就要走完它的任务使命。今天,在网络可以看到很多不同的音乐档,有的还标榜无损,高清,HI-RES,DSD和DXD。到底这些是什么?
在音乐的档案,可以归类成有损(Lossy)和无损(LossLess)两大类。有损的音乐档常看到除了刚才提到的MP3外,还有就是WMA, m4a, OGG, AAC。这些音乐档主要的优势是它可以做到极小的容量,一般可以做到容量不到3MB。
网络可以常见到的无损有FLAC,APE,WAV,ALAC和AIFF,后面两种是专属苹果电脑格式。无损的格式可以再分成两大类,为无损不压缩和无损压缩。WAV和AIFF就是无损不压缩。无损的意义就是做到和原来档案的素质几乎是一样(不能说是完全因为考量了原始档储存的硬体,就是CD所带来的变数)。无压缩的前提下自然就会牺牲庞大的容量。一首歌在无压缩的情况下可以达到50MB不等。
到这里也许我们会想,那很多网页所提到的高清和Hi-Res又和无损有什么分别?无损的音乐格式指标就是Audio CD,也就是16bit/44.1khz。高清和HI-Res的规格就要提升至24bit/88.1Khz以上。心里可能有一个问号,真的有分别吗?这里我们来一起用一些可看的数据来简单说明。下面三个图简单的讲明了三个不同的格式,MP3, WAV 和 Hi-Res。
从以上三张图,可以很快的看到他们在数据图里面的差别。当然,音乐欣赏不是用眼睛,而是用耳朵听。也许有的人会呲之以鼻的说都听不到分别。或许真的听不到分别。只有两个可能性,一种就是听者本身是木耳。怎么说呢?有的人吃到日本顶尖的和牛,也不觉得和一般的牛肉有什么不同,这个就是个人对食物的挑剔和鉴赏能力。但也不是坏事,最少不用花很多钱去提升。另外一种可能性是播放组合的瓶颈,当中包括播放的喇叭或耳机,音效卡,解码DAC或播放软件等的问题。这个就像把一辆跑车开在丛林和山间,始终发挥不到很急速行驶的能力。
除了Hi-Res的高规格,还有一种更加优越的格式,就是DSD。DSD也是一种音乐存档的格式,它的规格是CD 44.1khz的最低64倍。所以就有了DSD64,进阶的有DSD128,DSD256到最高DSD512。SACD是DSD64硬体发布的模式。SACD容量相等于一片DVD光碟,大概4.7GB。世面上用数码发布的DSD格式就会以 .dsf 或 .dff 格式出售。都是单曲购买。DSD64 最低规格是 24bit 2.8Mhz。一首容量最少200MB。
至于什么是DXD?DSD的设计是无法直接进行编制,而DXD就是可以直接在电脑里编制的格式。最低规格是352.8Khz。一般都用在录音室里为录音格式。也可以作为音乐发布。容量相对的比较大。想要发挥DSD或DXD音乐就必须具备DSD DAC解码器(DAC解码不一定能解DSD)。有很多DAC玩家觉得DSD没差别,其实很多时候问题是出在电脑播放软件上没有正确的设定或在硬件上的瓶颈造成。只要玩对了,才能享受高规格的优势。让跑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才能如切的称之为跑车。提升自己的鉴赏能力,才能听到更加优质的音乐。